2009年12月18日 星期五

所得差距造成教育程度的差距


我們一般認為,教育程度越高,其所具備知識與專業技能越多,就能提高工作效能,獲得較高的經濟報酬,在教育程度和薪資所得兩者之間,應有高度的相關。
台灣北部地區和主要大都市,如新竹市、台中市和高雄市等有較多的受過高等教育人口,對應台灣各縣市平均每人每年的可支配所得圖來看,這些縣市也普遍有較高的可支配所得。以台北市而言,台北市有最多的高等教育人口比率,也是各縣市中,擁有最高可支配所得的地區。


在社會學的研究中,認為透過教育,可改變個人社會階層,促進社會流動。但台灣近年來,社會經濟結構趨於穩定,所得高,才能擁有較好的教育品質,獲得較高的學業成就,並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。造成貧富差距擴大,社會不平等,進而更擴大了城鄉差距。
台灣在教育資源方面有極大的城鄉差距,都市地區學校數量多,資源豐富,擁有好的教學設備,以及大量的補習班和圖書資源;但是在鄉村地區,教師人數不足,學生外流,學校資源缺乏,甚至父母能投資在孩子身上的可支配所得也較城市地區父母少。所以,如果想要解決台灣的城鄉差距,或許可以考慮從教育做起。(國發所專班碩二 P97341020 黃逸純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