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會學家布迪厄(Bourdieu)在The Forms of Capital一文中,將資本區分為四種,即經濟資本、社會資本、文化資本及象徵資本。其中文化資本(cultural capital)係指由知識、語言、思考模式、行為習慣、價值體系、生活風格或慣習等組成的形式。在某些條件下,文化資本能轉換成經濟資本,它以教育文憑的形式被制度化。布迪厄接著分析同一階層的成員,會擁有相同的文化品味,藉以區隔與其他階層,並顯現其社會地位,且文化資本可以成為一種工具或手段,來轉換成其他階層面向,如取得較高的教育成就。學生帶著或繼承家庭所賦予的文化資本進入學校接受教育,由於繼承或擁有文化資本的不平等,導致學生不平等的成功或失敗的經驗。文化資產的累積是一種後天的社會建構過程,出身不同階級的兒童,其後天所能夠擁有的文化資產是具有階級性的。換言之,文化資本與階級有相當大的關係,不同社會階級的兒童所能獲得的文化資產並不相同(Bourdieu, 1986)。
布迪厄上述理論隱含經濟狀況越好,受高等教育之機會越大,若我們以94年度台灣各縣市為例,利用「94縣市指標資料庫」,以「平均每人每年可支配所得」及「15歲以上民間人口高等教育比例」繪製如上開二圖,發現平均每人每年可支配所得較高之縣市如台北市、新竹市,其15歲以上民間人口高等教育比率亦較高。為了進一步瞭解這兩項數字之間的關係,我們利用簡單回歸分析,並繪製如下圖。結果可以發現,此回歸分析的判定係數(相關係數平方)R=0.86,p-value = 0.000,顯示此回歸式具高度解釋能力,表示台灣各縣市的平均所得與教育程度,確實呈現了高度相關。然從此回歸分析中並無法判斷其因果關係,是以究竟為教育程度之比例影響所得高低,抑或是所得高低影響教育程度之比例,仍須進一步討論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