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月3日 星期日

現代社會的偏差問題--台灣自殺現象之空間分析(1)

古典社會學家涂爾幹(Émile Durkheim)認為自殺行為必須從社會事實層次的差異中來發現,不同的團體有著不同的的集體情感(collective sentiments);集體情感創造出不同的社會潮流,使個體決定自殺的,正是這些社會潮流,也就是說集體情感的變遷將導致社會潮流的變遷,而後者則將會轉而導致自殺率的變化。(Goroge Ritzer and Douglas Goodman,2004:135-136)因此,涂爾幹提出了四種自殺類型:利己型自殺(Egoistic Suicide)、利他型自殺(Altruistic Suicide)、脫序型自殺(Anomic suicide)及宿命型自殺(Fatalistic Suicide)四種自殺類型,而他認為自殺屬於常態,任何社會都可能出現自殺者,但也認為現代社會由於社會連帶的鬆弛,因此會出現利己型與脫序型兩種病態性的自殺。利己型自殺(Egoistic Suicide)者,一般都是自我意識強,且也較無其他的社會活動或社會團體所牽絆的人,如現代社會中的獨居老人或是憂鬱患者,脫序型自殺


根據表一統計資料顯示,台灣自1999年起自殺率便一路向上攀升,並躍居為十大死因之一,自殺死亡人數最多的年齡層為25歲至49歲的青壯年族群,約佔台灣自總體殺死亡人數的61%,不過近年自殺亦有逐年低齡化及高齡化的趨勢。因此,我們也假定不同年齡層自殺的原因亦不相同,近年來由於受到經濟不景氣及全球金融海嘯影響,失業率高居不下,25歲至 59歲之青壯年人口,必須面對失業、資遣、卡債等經濟問題,因此屬於涂爾幹四種自殺類型裡的脫序型自殺(Anomic suicide);此外由於家庭型態的轉變、生育率的降低、社會結構的轉變等,使得獨居老人愈來愈多,在未受到充分照護的情況下,60歲以上老年人口自殺率逐年上升,屬於利己型自殺(Egoistic Suicide)者。 (國發所 黃佳婷 P97341002)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