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月7日 星期四

偏遠地區的教育問題



2006年 9月1日,全台2600多所國小、190萬名學童迎接新學年的到來,但許多位於偏遠地區的迷你小學,卻在暑假期間消失不見,2006年9月一共35所學校,有的被降成其他小學的分校或分班,有的則是直接被廢掉。窮政府砍教育經費,大刀口下是偏遠學童、弱勢家庭的希望。這股裁併校大浪,打得全台566所偏遠小學、3萬6377個學童的上學路愈來愈遠、愈難。台灣就這樣進入「窮先窮教育,苦先苦孩子」時代?誰來給偏遠小學一個機會?」(天下雜誌,2006)

從圖表中我們可以發現,收入較高的地區,學校數也較多。原因是來自於地段好的地區大家趨之若騖,也因此房價水漲船高,收入高的人透過叫高的金額購買而入住,也由於住戶增加多後,學校數跟著增加,新學校的興建所使用的建材與課程的規劃,讓外地人更想讓孩子就讀該校,藉由購屋方式讓孩子就讀該學區。

台灣政府強制國民中小學義務教育,劃定學區限定學子就讀學校,理由是便利學子就學、並提供具備一定水準的基礎義務教育。然而齊頭式平等只是假象,不論是教育品質或教育成果各學區學校間實際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。傳統上家長選擇學校的方法, ,可以透過買房遷居來達成目的,理論上好學區吸引更多人前來買房的意願, 由於學區內房地產供給彈性極小, 必然造成房價的上漲, Hilber and Mayer (2004), Bogart and Cromwell (1997, 2000) 都證實這項論點,好學校可以提高鄰近學區的房價。Hilber and Mayer (2004) 並且指出, 房地產持有者為了維持該學區的房價,,即使戶內現在與未來沒有實際要就讀該學校的學齡人口, ,仍會支持該地區公部門的教育支出,,維持學校品質,以維繫房價。人們的遷徙行為也進一步鞏固的明星學校的地位, 房地產價格提高的結果, 只有經濟狀況較佳的家庭才有能力遷入這個學區, 因此學區中家庭組成逐漸變成社會經濟優勢的一群。此外, 具備社經地位優勢的家庭相對比較重視教育, 與學校進行較多的互動, 在爭取政府資源上也具有優勢,有助於提高該校的教學品質與教學成果, 進一步鞏固「明星學校」的光環(黃定遠,2008)。

反觀偏遠地區,學校數目少,甚至面零被裁併,學生前往學校的路途遙遠,上課學不再是和弟妹手牽手,而是搭車或搭船,提高了參與基本的學校教育的難度,除此之外,偏遠地區在教學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下,就算好老師肯下鄉,會否陷入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」的困境?光等全班到齊就是一個不容易的任務,更遑論如同都會兒童普遍自學齡前起開始學英文、才藝班、補數學及上科學班,在基本教育之外做更多的加強和補充,。

教育「機會」常常與「地理」因素有密不可分的關係,而偏遠地區教育的機會與品質,更是受到地理因素所左右,孩子流失了具有競爭力的同儕,也失去了應該有的等同教育品質。

當台灣貧富差距已經擴大到7.5倍時,留在偏遠地區迷你小學就讀的孩子,多數都是家庭與經濟上的弱勢族群。裁併學校,將進一步侵蝕他們的受教權,造成教育上的「第三重弱勢」。(天下雜誌,2006)

營造公平的教育環境與機會,增加偏遠地區的設備外,教育的人力資源以及家庭教育的問題(如偏遠地區教育還存在許多單親及隔代教養的家庭問題)都是政府急需面對的問題。畢竟就如同洪蘭所說的今天我們廢掉了一座學校,明天將要蓋一座監獄。教育是國家大業,是國力人才培育的搖籃,人生而平等,受教權是人的基本人權,偏遠地區的孩子需要國家更多的關注與協助。(p97341021 碩專二 林淑靜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